自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到2021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纲要》以来,森林草原防火已经成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议题。
项目背景
保定市位于华北平原北部、河北省中部,与北京、天津互成掎角之势。全市总面积19359平方公里,其中草地面积2631.60平方公里、林地面积6974.87平方公里,全市森林草原覆盖率49.62%。面对如此大的森林覆盖面积,如何保障日常巡林和紧急扑火等工作中的安全高效,已经成为林草业生态建设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需求分析
林区身处大山之中,位置相对偏僻,现有通信网络普遍存在:覆盖盲区多、信号不稳定、调度响应慢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一线防火巡逻、指挥调度和应急救援的时效性。因此,加强森林防火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全域覆盖的语音通信网络和综合通信调度能力,已成为森林防灭火体系建设的当务之急。
项目总体建设规划拟为保定市配备数字指挥调度系统1套,山区及林区拟建设通信系统基站23套,实现全市行政区域内山区及林区全域覆盖,室外覆盖面积达到98%以上。
系统需具备县级统一指挥调度,县级以下乡镇或者单独的巡查小组独立使用;指挥调度系统需具备录音、定位、轨迹回放、消息发送、检测对讲终端的离线和在线状态等功能。
解决方案
北峰超短波林草防火通信解决方案基于保定市山区县林业和草原局通信现状,充分利用网桥和中继链路技术在林业场景下各自的应用优势,发挥智能IP互联与调度管理的先进优势,为客户构建一套稳定、灵活、高效的超短波通信保障系统:
整体组网示意图
在保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搭建内网服务器,部署一套数字通信指挥调度系统,该调度系统可实现对各个用户终端进行调度,支持单呼调度、组呼调度、短信调度等调度功能,同时还能实现跨区域(基站)呼叫、紧急呼叫、遥晕、遥毙/复活、全网录音等功能,保障保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系统对所有对讲机的调度管理。
在林区内选取20个位置安装中继台,县(区)局安装基地台;中继台之间通过独立的内网(网桥组网)进行数据传输(不依靠其它地面网络,真正实现自有内网),确保在发生自然灾害时依然可以独立使用不受其它网络的影响。
针对各县之间有部分区域网桥无法互联的情况,采用“中继台+链路机”的形式进行无线互联,保证所有站点都可以连到调度系统,实现统一调度和管理。
网桥组网示意图
方案亮点
智能化管理平台·构建巡防“一张网”
系统内的设备通过接入BF-8100智能数字管理平台,可将多个位置分散的相同或不同频段的中转台通过IP网络连接起来,形成一个不受地域限制的无线通信网络。移动终端可以在该网络下自动漫游,并通过管理平台实现移动巡护、位置上报、考勤管理、巡检上报、火情处理及地图浏览等功能,将异常和隐患及时上报至监控管理指挥中心,畅通后台指挥与现场处置通道,实现林区信号覆盖、前端采集的信息实时流畅回传,保障地面巡护人员与林区监控管理指挥中心无缝对接等。
多中继站灵活组网·多场景稳定护航
项目涉及9个县市(阜平、唐县、涞源、易县、涞水、曲阳、顺平、满城、徐水),通信距离远、范围长。通过在固定点架设BF-TR8500北峰数字中继台和网桥,再利用网桥内部网将所有中继接入调度系统,形成大范围网络覆盖;当部分区域网桥无法互联时,采用 “链路机+中继站”的模式保障现场通信;后期市指挥中心接入外网即可搭配移动式数字中继以及通讯指挥车上的卫星站,形成“动中通”、“广覆盖”的伴随式IP中继站互联系统,提升不同场景下专网多站组网的部署效率和可靠性。
多组无干扰通信·无惧恶劣环境
BF-TR8500数字中继台可支持模拟和数字对讲机在不同工作模式下实现互通,实现跨组别、不干扰、话务量大的效果,保障了防火办、办公室、执法大队、护林员等不同组别长时间的通信需求。设备采用全金属外壳坚固耐用,内置CF主动散热式设计,在高负荷运作或缺乏良好室温的复杂户外环境下也能稳定工作。
客户价值
北峰凭借多年行业专网通信技术累积,为保定市林草量身打造了超短波林草防火通信解决方案,既为日常巡护和指挥调度构筑了稳定可靠的通信屏障,又在火情突发时搭建起快速响应、协同联动的应急指挥通道。有效解决了传统通信手段在森林防火中的问题,助力林草防火通信和信息指挥能力建设,构建林草防火信息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