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技术百科 > 北峰便携式自组网设备,打造跨部门、高灵活防汛通信网

北峰便携式自组网设备,打造跨部门、高灵活防汛通信网

更新时间:2025-07-14 点击量:102

  七月以来,受第4号台风“丹娜丝”影响,新一轮持续强降雨造成我国部分区域内涝严重。为此,相关应急部门和单位迅速开展抢险救灾工作,通过科学调度、精准施策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将灾害损失降到限度。

  突发重大灾情,为确保各方力量有序联动、救灾资源精准投放,就离不开跨部门、跨区域的通信指挥调度。然而,在防汛前线指挥部的通信网络中,镇防汛管理中心、抢险救援队、设施维修队、治安保卫队等多支队伍在协同开展应急指挥时,却遭遇了一系列难以攻克的通信难题。这些问题不仅导致信息传递滞后、指令执行受阻,更在关键时刻严重阻碍了救灾工作的整体推进,给受灾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潜在风险。

  抗洪防汛工作面临哪些挑战?

  挑战一:多部门跨频点对讲

  抗洪工作是一场涉及多个不同职能部门间的共同协作。在实际的指挥对讲过程中,公安、消防、水利、卫生等各个部门所用频点都不尽相同,如何解决各级指挥部门和领导以及不同部门间人员实现对话,都成为通信中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

  挑战二:有线通信设施失效

  传统有线通信方式,在遇到洪灾时被毁或进水便无法保证通话质量。因此,一线救援人员该如何与后方指挥中心进行通信?通常来说,对讲机单机直通的传输距离是3-5公里。而从前线水库堤防现场到后方指挥调度中心,面临着距离远、阻挡物复杂、干扰因素众多等情况。

  挑战三:远距离通信受阻

  当堤坝遭遇被冲毁的危险时,如何准确定位到特定重灾区的实时救援情况?如何保障确定救援人员的位置与人身安全?防汛物资运输依靠人力往返费时费力,且效率低下,严重影响防汛后勤保障工作的进行。

  北峰便携式自组网解决方案,如何在防汛防洪中发挥作用

  面对突发的紧急灾害事件,应急通信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此,北峰通信针对当前防汛抢险现存难点,打造以异频中继台+跨段中继台为主、数字终端为辅的便携装自组网解决方案,以机动灵活、快速组网的优势打通防汛救援第一线。

  ①跨部门、跨频点指挥调度

  在频段的应用上,由于各职能部门所分配的频点各不相同,多部门、跨部门对讲时就需要克服频率限制。在实际防汛作战中,例如救援队A与救援队B需进行跨频段互通,且两个需要组网的队伍不具备能够互通的IP网络条件,则可通过BF-TR925D跨段中继台实现无线链路桥接的方式,最终实现两个中继台下终端互联互通的效果。

  ②远距离灵活组网

  洪水中一旦局部地区的电力设备和通信设备被破坏,冲在救援人员如何突破远距离通信壁垒,实现与后方指挥中心或是区域性指挥中心进行联络以及采集和传输事故现场的情况?当防汛点之间距离较远时,需要通过架设基站或背负式中继,借由人员实时灵活转移位置,扩大通信距离。通过BF-TR925便携式自组网中继台+数字手持终端组成5-10公里的背负式中继组网通信,实现水库管理站与堤坝上游、下游抢险及巡查人员的实时互通。

  值得注意的是,防汛应急通信车可搭载BF-TR925作为固定式基站的补充覆盖,也可以独立组网,作为跨段的桥接互联使用。配备手持终端在防汛现场可弥补终端产品的距离痛点,实现远距离通信覆盖,满足现场人员单独作战通信操作,保证应急条件下及时、准确、安全地完成设备的开设、撤收、转移工作。

  北峰便携式自组网通信解决方案,充分结合防汛场景的“三断”需求,通过便携、灵活的组网方案,满足多部门跨组、跨区域协作需求,可就近调用交通运输工具、物资和人力,做到定车、定人、定位,保证前指抢险人员在遇到突发的山洪、坍塌等险情行动受阻或救援物资不足等情况,能够第一时间派遣救援队伍和物资。在防汛抢险行动中,从前指指挥作战到后勤补给,有效提高整体指挥调度效率,减轻灾害损失和人员伤亡。